搜索

走进“工具之乡”西夏墅镇

2010-08-13   机电商报



常州西夏墅工具协会会长戚元平

  地处常州西北一隅的西夏墅镇以“工具之乡”闻名于国内工具行业,走进西夏墅镇,入目的到处都是企业,全镇有刀具企业380余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一条街道云集了50余家刀具材料门面,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5月的一天,记者来到了这个名声在外的小镇,探寻西夏墅工具产业发展背后的故事。

  作为西夏墅刀具发展历程的经历和见证者,目前担任中国刀具协会副理事长和常州西夏墅工具协会会长的戚元平告诉记者,“西夏墅工具行业源起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于80年代中期,繁荣于90年代初期,最近10年更是获得飞速发展,目前全镇刀具企业年总产值达到15亿元。”

  萌芽

  西夏墅镇最早的一把刀具可以上溯至20世纪60年代,早在1968年,西夏墅人民公社珠市大队几个人聘请了一位懂得硬质合金切割技术和刀具加工技术的技能人员,用纯手工工艺生产整体硬质合金刀具,播下了第一粒种子,当时靠两只马达,两根钢轴,几张铁皮,两只水泥墩做为砂轮机机座,置办起了刀具厂,而金属切削刀具在1968年的常州农村绝对是“高科技”.

  “那个时候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内技术非常落后根本买不到硬质合金棒材,就连硬质合金的块料也受控制。只能利用钢厂拉拔钢棒的模具废料,用土办法切割成长方条。没有无芯磨床就用木块挖成V型槽,把手工粗磨后基本成型的硬质合金圆棒放在木块V型槽内在土砂轮机上抛圆,手工艺好的师傅加工的刀具精度可控制在10μm左右。”戚元平感慨万千。就这样丝毫不懂技术的一群农民在老师傅的带领下,走出了西夏墅刀具产业的第一步。

  这家最早的厂叫做西夏墅硬质仪器配件厂(厂内还在做广播器材),后来分成了广播器材厂和西夏墅硬质合金刃具厂,刃具厂从此成为未来西夏墅工具产业的孵化器。有人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小小的刀具每天都能传出欢乐的音符,手里棒着金刚砂,脚下踏着进给板,钨钢条上开出一条条槽。

  这种纯手工的加工很累,效率也很低,一年就几万元的产值,但对于世代靠种地吃饭的农民来说,这依然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工厂的工人引以为豪,周围的村民也都充满期待,这颗广袤农田中的工业火星引然了西夏墅刀具产业的燎原之势。

  小荷才露尖尖角

  在此后的十余年间,受制于技术人才,材料以及刀具推广等因素,西夏墅的刀具产业一直没有太大的发展,到了80年代,国外先进刀具产品和加工技术开始进入中国,西夏墅的刀具也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西夏墅,工具,刀具, | 作者 :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关于我们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

版权所有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 金属加工在线MW1950 copyright © 2006-2018 mw19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