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钱恒荣:企业文化是终极竞争力

2012-08-06   金属加工在线

  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是精气神;一个企业,最不能忽略的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终极竞争力”一汽解放公司无锡柴油机厂(以下简称锡柴)厂长钱恒荣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强调。

  锡柴从不担心自己缺少文化的积淀,作为一家成立于1943年的国有企业,作为国内最早期的柴油机厂之一,锡柴有着悠久的文化传承。

  对于有些企业来说,过于沉重的文化积淀反倒成了企业发展最大的阻力,但是对于锡柴来说,在近70年的风雨兼程之中,正是靠着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引领,使企业获得了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一次次“创业”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事业。

  正如锡柴党委书记蔡真法告诉记者的话,锡柴人就是有一股劲、一道魂、一个好产品、一个好班子,其中,一道魂就是锡柴的企业文化,这道“魂”也是锡柴生存发展四大利器的精神支柱。

  文化源自于点滴的凝聚

  时至今日,锡柴的发展中,企业文化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有计划、充满战略性的建设之下,锡柴企业文化已经成长为企业优化管控能力、提振员工士气的一大武器。

  据具体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锡柴管理部党建室主任邵艳娟介绍,锡柴企业文化和其他的任何一个经过咨询公司打造过的企业文化都是不一样的,其发展和建设是有迹可循的,具体说来有以下几大特点:

  首先,锡柴的文化是在近70年的发展中自发形成的,它来自于广大领导、员工自发的总结;

  其次,锡柴作为一汽集团旗下的国企,自身拥有的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和积累,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巨大便利;

  最后,锡柴的企业文化不但构建了完整的体系,而且实现制度化,与企业管理进行了融合,得到了广大员工普遍认同,成为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据邵艳娟回忆,锡柴企业文化的总结和建设是从上个世纪开始的。90年代初,锡柴领导层开始提出总结和建设企业文化的设想。

  当时锡柴处于二次创业阶段,正是一个百废俱兴的时候,领导层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企业文化的要求,但是这种企业文化建设还没有完全脱离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模式。

  1997、1998年,锡柴人开始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工作当做一项独立的、战略性的工作抓起来。其中标志性的事件是,在1997年,锡柴开始推行工厂色标化管理和VI整体标识管理,锡柴的标准字、标准色、厂服、厂歌等一系列统一的文化元素开始在那时形成。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其实,锡柴的一些文化理念从1994年开始就已经自发形成,比如1994年就提出的“质量就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的概念。如今过去18年了,这句话仍然作为锡柴质量工作的核心思想,18年锡柴人将其一以贯之,在实践积累中不断给予其新的content和形式。

  1997年,着实是锡柴企业文化发展的关键一年,除前面提到的色标管理、VI管理之外,1997年还是锡柴的第一个管理法制年,其目标是把法制上升到文化的高度,使员工都能够做到自觉遵守制度。

  要真正达到以上目标,锡柴的管理者们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不排斥硬规范的铁腕,不光讲道理、做思想工作,做什么事情要硬抓到底。1997年开始到现在,锡柴能够做到‘制度执行不走样’。怎样不走样?一定需要法治管理的严惩。”据邵艳娟介绍,当时厂里要求员工在厂内不允许抽烟,马路上一个烟头都不许出现,实际上推行起来非常麻烦,为了推进工作,当时的负责小组提出了明确的惩罚措施,其中规定,如果在路上抽烟,一根烟一次罚款1000元,而那个时候,员工的月工资还不到1000元,一个烟头,一个多月的工资都要罚进去,重罚之下,制度的严肃性被重新确立,“这么多年下来,就发现了两个烟头。”邵艳娟感慨道。

  关于这两个烟头,还有一段趣事。

  有一次,负责营销的厂领导带着客人参观工厂,并向客人打包票,在锡柴的路上绝对发现不了烟头,如果发现的话,一个烟头奖励1000元。客人在参观结束后拿出了两个烟头,说是在厂里捡到的,2000元的承诺立即予以兑现。

  后来,企业内部对这两个烟头进行反复排查,发现其实是客人自己抽完了之后故意剩下的,他们只不过是拿出来试试锡柴是不是说话算话。

  记者在参观采访中也被一件小事深深触动了。在参观6DL车间时,作为向导的邵艳娟发现车间地面上有一小截线头,毫不犹豫马上捡起来放在自己兜里。后来谈起这事,她说,当时就是一个习惯动作,而且不是她一个人有这样的习惯,所有的员工都有。

  这样几年坚持下来,工厂管理的严肃性就已经名声在外了。2011年,无锡公交公司两批客人到锡柴参观学习党建和企业文化,大巴刚进锡柴厂,带队负责人就对全体参观者说,到锡柴厂来,有一点要注意,走路有走路的规矩,不可以在马路上抽烟,不要丢了公交公司的面子。

  在蔡真法看来,锡柴企业文化的建设可谓后劲十足,这要得益于,在锡柴,企业文化在各个方面都有制度的保障,文化已经内化为一种管理制度。

  “当文化不仅仅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而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的时候,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是生产力、竞争力。”蔡真法告诉记者。

  比如在理念的深植上面,规定要求,全厂员工每天7点50分要全部到位,换好工作服,站队齐声诵读企业理念。这个制度从1999年坚持到现在,在锡柴厂里,随便问任何一个人锡柴的企业理念,都能马上背出来。

  其实,刚开始很多员工都不理解,但是锡柴人认准的路子就会走到底,管理部门针对这项工作不断用检查和监督的形式进行强化,衣服扣子不齐、姿态不到标准、声音不洪亮、排队不整齐,都属于扣分标准。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员工上班的自觉必要科目,几乎每个班组都有自己独特的理念口号,而且在诵读之余,每个班组还要对之前的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布置当天的工作。还有的班组活动形式更为活跃,比如共同讲一个故事、提一个合理化建议等等。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所有方面,锡柴管理部都进行了指标分解,一共分为35个小指标,党支部每季度自评一次,管理部每半年评价一次,最后评选出5个全厂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通过经常的宣传贯彻、考察,让员工自觉接受,慢慢将文化变成自身的行动,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创新与坚持丰富文化内涵

  锡柴的文化之所以有着无限的生命活力,归根到底要归结于企业内部对于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

  要加强文化创新,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从1993年开始,锡柴每年一度的企业大讨论活动,就是企业文化的一个有机载体,推动文化的创新。

  时间再一次回到1997年,为了应对企业当时所面临的发展危机,锡柴领导层连续组织了十次全厂范围内的“危机大讨论”,在讨论中创造性的提出“让企业发展更有后劲、让员工生活更加潇洒”的新概念,在当时极大的鼓舞了员工的士气,锡柴当时负责文化建设的部门经过演绎,将这两句话升级为锡柴的企业使命,得到员工普遍认同。

  但是到了2000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锡柴对于市场理解的逐步加深,锡柴的领导层逐渐发现,仅有“企业”、“员工”锡柴无法发展壮大,如果没有得到用户、市场的认可,锡柴照样发展没后劲,“市场可以没有锡柴、锡柴不能没有市场。”蔡真法如是说。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集体智慧来突破瓶颈,在经过反复的考察、研究和征集意见之后,锡柴将其改为三句话:“使用户更加满意、使企业更具后劲、使员工更加潇洒”,把用户满意放在了企业使命的第一位。

  锡柴的文化,就在这样一次次的不断创造、推倒、创新中日益丰满,而且,每出现一条理念,锡柴的管理部门都会围绕其做宣传、贯彻和制度化的工作,以此达到领导层和员工的共同认同。

  就在2007年底、2008年初,锡柴新一届领导层正式组建完成,奥威系列产品在市场上的口碑也越来越好,刚刚上任不久的钱恒荣提出了“民族品牌、高端动力”的价值理念。

  在当时提出这个理念是有事实依据的。

  一方面,奥威产品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证明中国的发动机制造企业完全可以倚靠自己的力量生产出比肩国际最先进水平的产品,民族品牌实至名归。

  另一方面,奥威产品在各个方面,都可以与国际最先进发动机相媲美,在任何一个指标上都不输于人,高端动力名副其实。

  对于锡柴企业文化建设产生最大影响的,莫过于整个企业把文化建设放在了战略的高度来经营和谋划。

  2008年新领导班子全部配置到位之后,立即召开了“战略研讨会”,提出了企业经营的战略目标,时隔一年不到的2009年,“企业文化战略研讨会”随之召开,在这次会议上,钱恒荣厂长提出了“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终极竞争力”的观点,“民族品牌、高端动力”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地位被确立,以此为中心,重组了企业文化体系,使理念文化更加精要,架构体系更加完善,文化脉络更加清晰,引领凝聚作用更加突出。

  作为一汽集团的三级子公司,锡柴必须保证理念的传承性,核心的稳定性,企业精神和企业愿景和集团保持相一致,“学习、创新、抗争、自强”和“自主锡柴、实力锡柴、核心锡柴”正式被列为锡柴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愿景。

  创新是一个方面,对原有优秀文化的坚持也是非常必要的,锡柴企业文化体系中,“工作作风”是完全不以“企业”开头的,关于这个问题,在当时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因为之前的content都是以“企业”开头的,很多同志反对继续保留“工作作风”这个条目。

  面对这种情况,钱恒荣厂长认为,企业文化必须有传承性,如果工作作风不能进入锡柴文化体系的话,锡柴的文化的基因就会被破坏,锡柴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执行力非常强,能够坚持把一件事情认准了干到底,所以,他赞成其继续作为工作作风传承下去。

  这样,“一个口号喊到底、一条路子走到底、一项工作干到底”,就一个字不落的被保留下来。

  党建护航文化建设

  作为一汽集团旗下的三级子公司,锡柴充满了国企的传统色彩,与此同时,锡柴的党建工作也是锡柴这么多年发展的亮点之一,可以说,锡柴的党建工作对于锡柴的文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蔡真法认为,扎实的党建工作,是锡柴二次创业以来实现超常规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党建工作只有与企业的文化建设完美融合,才能把企业的工作目标转化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企业文化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文化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企业倡导的价值观能否得到大多数员工的广泛认同,这也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前提条件。

  所以,蔡真法强调,要想把锡柴的企业文化建设好,并进一步让企业文化发挥更大的内在推动作用,大力推进党建工作,加强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必不可少。

  关键的一点,就是坚持加强党建不动摇。

  蔡真法告诉记者,2008年之前,全厂虽然有15个党支部,但是党支部书记都是兼职的,由于忙于行政事务,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锡柴党委分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专门抽调了6名同志,担任专职党支部书记,充实党务工作人员的力量,加强党的建设。

  第一批3个,分别充实到了采购专线、销售专线和装配车间,锡柴一年的采购资金近100亿元,要保证每个岗位清正廉洁,防止商业贿赂,党建必不可少;销售专线市场营销任务繁重,驻外人员多,必须有稳定的大后方作为支撑,思想政治工作必不可少,党支部书记发挥作用空间很大;装配车间是锡柴最大的车间,有几百人的劳工队伍,队伍稳定性、技术水平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很高,党建工作做得好,不用花钱就能提高产品质量,何乐而不为。

  第二年,又新增加了3个单位,针对研发团队年轻人多、思想活跃,追求自我的特点,配置专职党支部书记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设;重机部和CA6DL机加工车间是世界一流的水平的两个车间,是工厂对外展示的一窗口,有了专职党支部书记的配置,窗口更亮,形象更好。

  锡柴的党建工作也存在落到实处的问题,对此,锡柴领导层也提出了相应举措。

  首先,就是加强“四好班子”建设,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四年来,锡柴厂党委按照“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标准,努力解决影响大干自主、科学发展的制约因素,不断提高承担责任、提高经营管理的能力。

  其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党建管理工作科学规范。四年来,锡柴单位严格按照“五个一干部”的要求进行立体考评,强化考核导向,实施末位淘汰,每年签订党支部责任状,分解工作重点任务,实施目标化推进,使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最后,组织开展不同主题的党员活动,促使广大党员围绕生产经营重点、难点,积极主动扛指标、担责任,共选树党员品牌岗位106个,党员品牌项目112项,党员品牌班组60个。通过实践的锻炼和培养,四年中我们发展党员17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96名,为企业实现科学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回首过去近70年的发展,锡柴的企业文化建设无疑已经站在了同行业的先进行列,近些年,锡柴先后荣获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百佳示范单位、“百强单位”、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

  针对未来的企业文化建设,锡柴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发展战略,2012年~2015年,是企业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锡柴第四次创业的开创期,如何保证战略的执行和推进,让文化在未来几年发挥更大的作用,是锡柴人面临的下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企业文化,锡柴, | 作者 :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关于我们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


版权所有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

金属加工在线MW1950 copyright © 2006-2018 mw19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